今天在上班的過程當中,電話的閃爍光吸引了我的眼光,
是高中同學chin的來電,因為在通話過程當中我無法接聽,
所以先讓他響到結束後,稍後再來進行回電的動作。
 這通電話讓我想起前幾天,一個高中同學hung因為要結婚了,
於是傳了封簡訊給我,但因為我的內心極度表示不想去,
所以那一封似乎發送給所有通訊錄裡的簡訊,我選擇不回。
 不回的原因只有一種-『不熟』。

 我跟hung雖然是從國小一直到高中幾乎同班的同學,
但是其實在求學的過程當中,我們卻不是最好的朋友。
他的爸媽都認識我,而我的爸媽也恰好都認識他,
因而沒有別的想法,所以後續連hung來電且恰好我在上班,
因此漏接了三通電話;而我一通卻也沒有回。
 或許基於禮貌,我的確做了這些失禮的事,
也許我應該回的禮貌簡訊給他,告訴他我不克參加;
也許我應該直接回電話給他,向她說聲恭喜後,答案一樣不參加;
又或者我參加了這一場婚禮,面對尷尬的場景,我不是挺喜歡。
 因此我仍猶豫著是否需要回覆這一場邀約,該去好或不好?

 大約過了幾十分鐘後,我的用餐時間到了。
我利用這一段空閒的時間,回撥了chin的電話,
詢問之下,果然不久前hung跟chin在一起,
因為hung說他打我的電話都沒有接,因此要求chin打給我,
所幸我沒有接的情況之下,免了一場尷尬的誤會。
 chin要我撥通電話給hung,說明不克參加的情況,
當我回電話的時候,其實聽得出hung的語氣,他不是挺高興,
我能了解每一個人似乎都會有同樣的反應、相同的情緒,
可能我在這一點處理得不夠完善,不夠成熟。
只是我還沒有做好回電的準備,因為我開不了口。

 與hung的聊天過程當中,我才知道原來這一場婚禮,
實際並沒有邀約太多人,當下的我聽到這答案實在詫異,
在我眼中的hung,從小到大、走到哪,每一個階段都有朋友,
十根手指頭都必須要用倍數來計算還可能不夠。
 是否這時候我該慶幸? 因為這代表至少我有稍稍被重視?
他眾多自幼小到現在的朋友如萬人般多,我居然是被通知的其中之一,
剎那間,其實我內心挺自責的,但同時也覺得挺不真實,
不過恰好因為十月也是上大夜班的關係,所以真的有可能不克參加,
他的語氣中,不知是我的錯覺還是想太多,他似乎希望我去,
但我在他的朋友當中,其實只是微不足道的那麼角落一位。

 參加過幾個朋友的婚禮,幾乎都是很熟的朋友,
所以我完全都是第一個報名一定要去的那一位,
而唯獨這一位從小到大的不熟朋友,我堅決的心起了動搖,
最後的答案,最後的結局就是我不會出現在現場。

 這位不熟朋友,在電話中也訴說著其實我們很不熟,
曾經國小同班過,曾經國中同校過,曾經高中同班過。
但一直以來,我們都不熟,曾經我影響過你,而你也相同過,
我們都在彼此的人生章節中留下那片刻的記憶過,
就好比我與0702一樣,過去存在過清晰的回憶,
而如今,我們就是不熟的國中同學。
 其實,我們沒有真的這麼熟,沒有熟到像真心朋友那樣。
或許這很可惜,或許也該慶幸,因為我們不同的人生背景,
所以我曾經只能羨慕你的生活,你的背景,你的一切,
而現在我喜歡我的生活,喜歡我的朋友,喜歡我的與眾不同,
我會祝福你,但就是純屬簡單的祝福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umi122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